负责人: 潘海燕 创建年份: 2009 年 来自: 宝山区
正能量的传递者 社区公益教育的先遣队
——张庙街道“师之声”讲师团

2006年,泗塘街道与通河新村街道撤并后,形成了现在的张庙街道。2009年,“师之声”讲师团的前身——张庙社区教育志愿者讲师团正式成立。2013年,讲师团发展迎来了新契机,正式更名为“师之声”讲师团,并成为“宝山区民间社团自主发展基地”,站在更高的台阶上,领衔张庙,辐射全区。

一、明确目标,群策群力,构筑共同愿景
“师之声”讲师团中有专职教师、退休教师、在职教师等搞过各种形式教育的志愿者,这支团队活跃在张庙社区,自编教材《我们大家的世博》、《只有一个地球》、《食品安全大家谈》等,对社区居民宣讲“世博”、宣讲“环保”、宣讲“食品卫生”,足迹踏遍了张庙地区的角角落落,在公益社区教育领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团队发展一步一脚印,一年一台阶,正是因为每个成员都怀揣着一个共同愿景:那就是,讲师团的每个成员都是正能量的传递者,“师之声”讲师团力争成为张庙、乃至宝山区社区公益教育领域的先遣团。

二、以研促教,创新方法,传播教学能量
在教学活动过程的管理上,制定教学质量形成过程管理方案,在商讨、整理、编撰教材的同时确立教学目标。在说课听课评课相结合的过程中,精心组织以说课为主的集体备课,通过说课活动、互相听课评课,集思广益,提高效率。此外,团队讲师们在课堂教学中还注重和实践活动有机渗透,在开展食品安全的宣讲时,率领居民进入附近的长江西路易买得超市,实地讲解,现场传授经验。宝山电视台特地为讲师团教研培训活动做了专题报道,社会效应非常显著。

三、创建基地,提升品质,领衔团队发展
2013年,“师之声”讲师团在原有团队的基础上,创建成为宝山区民间社团自主发展基地,引领全区同类型的团队共同进步。在启动阶段,对居民进行学习需求调查摸底,在全区招募讲师;在实施阶段,以研促教,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及人文素养培训,提升教育效能;在总结阶段,总结和展示讲师团管理手册、教研活动个案、讲师团成员培训资料、经验总结报告等。通过自主发展基地的平台,与全区同类团队交流学习,共同提高,不断提升讲师团的品质,惠及更多的社区居民。
“师之声”讲师团的每个成员以正能量成为居民和政府之间的渠道和桥梁,以情愫感染地区的每个居民,提升社区居民素质,力争成为社区公益教育领域的先行者。

成员: 1 个成果展示: 2 篇
负责人: 张守红 创建年份: 2011 年 来自: 宝山区
宝山五村居委应广大居民尤其是妇女同志的要求,于2011年成立了以十字绣为主打的“玉兰芬芳”手工制作团队,每周大家都会自发到居委活动室进行作品的交流和互动,她们的作品也多次参加区、街道的展示,获得了各方面的好评。我们居委会也先后获得全国科普示范社区,上海市文明小区、上海市平安社区等荣誉。具体情况如下:
宝山五村居委以精神文明创建为抓手,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经过不断发展,广泛宣传,由最初的20余人发展到40余人,成立了包括手工制作、十字绣、手工编织制作小组等。为提高学员的创作水平和创作灵感,宝山五村居委会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利用各种活动契机积极展示学员的作品,和居民们共同分享学员们的劳动成果。如:街道举办的各类手工作品展、居委每年举办的家庭文化节、元宵节、敬老节、科技节等,他们的作品引来了居民们的广泛好评,他们的手工作品大都是利用费旧的材料制作,即体现了低碳环保,又展示了作品的美感,其中一幅《玫瑰花开》就是利用一些包装盒内的布料作花朵、废弃的月饼盒作花盆,废旧的包喜糖包装布等进行点缀,经过学员的一针一线,缝制成了一件美丽的作品,在家庭文化节作品展示活动中,赢得了居民们的交口称赞,此作品还参加了区里的作品展示。十字绣作品《家》还在街道统战科举办的作品展示中荣获二等奖。这些活动也大大激发了学员们的创作热情和灵感,每周,他们也会自发组织到一起,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切磋技艺,既增加了感情,也丰富了业余的生活水平。
十字绣、手工制作团队的成立,为广大居民群众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每次的学习交流,活动室内都是笑语不断,大家围做在一起,一边聊着家常,一边绣着十字绣和进行一些手工制作。自从居委会成立了手工作品组以来,许多妇女知道后,对此产生极大的兴趣,纷纷加入到手工作品组来,她们尤其对绣十字绣特别感兴趣,闲暇时,大家聚在一起绣着十字绣,并把自己绣好的作用拿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丰富了居民的知识面和创作精神,协调了邻里关系,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从日常生活中去感受美、创造美。
成员: 4 个成果展示: 0 篇
负责人: 魏刚 创建年份: 2013 年 来自: 宝山区
“大手牵小手爱心志愿者”团队为淞南镇五村一居委的优秀学习型团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2013年7月正式扩展为第一批宝山区民间社团自主发展基地。基地目前下属讲师团1支,核心团队14家,主要成员30余人,志愿者66人。基地充分发挥以老年人为主的志愿者作用,立足淞南,面向宝山,给贫困、单亲、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未成年子女为主的广大青少年提供帮助和服务。她将不断体现自主性、服务性和创新性,引领参与团队和成员,如阳光照进未成年人的心理,像指路灯一样,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成员: 1 个成果展示: 0 篇
负责人: 张莉 创建年份: 2009 年 来自: 宝山区
我们九英里社区是一个新建小区,居民既有从市区购房入住的,也有动迁的,更有一部分新上海人家庭,一个共同的特点是:离开了原来的居住地,离开了他们习惯了的环境和生活圈子,而生活背景、语言、交往都有一定的差异,生活中遇有一点小事便会感到种种不便。为了进一步促进和谐平安社区的建设,使居民们尽快融入社区生活,经过小区党支部和社区学校老师们的认真讨论,决定在社区中开展“远亲不如近邻”系列创新活动。并将“远亲不如近邻“这一理念贯穿于全年各项工作,使居民们相互熟悉,邻里互帮,守望相助,安居乐业。并在2009年,成立了一支30人的以“学习上海话,做到能听会讲”为共同愿景的社区学说上海话学习型团队。以上课的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和渠道,使居民体会学习的乐趣,营造睦邻和乐的精神文明氛围,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成员: 6 个成果展示: 0 篇
负责人: 戴筱燕 创建年份: 2010 年 来自: 宝山区
庙行镇 “我爱我家”故事会团队成立于2010年5月, 以镇社区故事创作与表演团队为基础,成员40多人,由社区志愿者、文学爱好者、办学干部等组成。通过汇聚合力、汇整资源、汇展风采,以故事为媒,以“品味百姓生活,讴歌人间真情,倡导社区文明,颂扬时代精神”为内核,以“多形式、多角度、多层次的社区故事创编、讲演、传播活动”为途径,将“我爱我家故事汇”建设成为满足百姓多样化学习需求的多元平台与文化阵地。
在“我爱我家故事会”学习型团队建设过程中,让展现平凡百姓真情、真爱、真知的故事在社区产生了广泛影响,先后获得市、区、镇各类奖项100多人次,如上海市家庭讲故事比赛金奖, 上海市2006-2012年终身学习活动品牌项目, 以及宝山区社区教育实验项目一等奖等,论文先后登载于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简报、学习型社会建设白皮书、成人教育等刊物上,大大推动了社区文明与和谐。2013年,“我爱我家故事会”团队评为上海市优秀学习团队、“我爱我家故事会”活动获得上海市第九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最佳创新奖”、《和谐社区故事文化》课程获得上海市社区教育教学资源评比二等奖,《孕育社区教育故事文化品牌的研究》被立项为“十二五”全国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多篇论文刊登在《上海成人教育》、《上海社区教育》、《宝山报》等刊物上。
成员: 23 个成果展示: 6 篇
负责人: 张红 创建年份: 2009 年 来自: 宝山区
庙行镇欢乐社区艺趣坊团队成立于2009年。多年来,团队在庙行镇党委、政府的关心与扶持下,以“巧手点缀生活、学习创造愉悦”为共同愿景,通过串珠、纸藤花、丝网花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每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手工创作活动来服务于社区居民,全面提升社区教育的文化内涵,激发社区居民学习的潜力和热情,引导社区居民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在团队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打造了一支爱学习、善学习,且具有领导、组织、协调能力的骨干队伍;开发了内容领域宽泛、实用性强,更加贴近社区居民的生活实际需求的6套特色课程;基本形成了“自觉学习、自愿参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工作运行机制。团队先后在市、区组织的各类比赛活动中,屡屡获奖,如获区“巧手绘社区”手工艺作品展二等奖、三等奖;获区第五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手工艺作品比赛优秀奖;作品入选上海市第五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市民作品展、获上海市市民手工艺品竞赛一等奖,团队获区优秀学习型团队等。
成员: 20 个成果展示: 1 篇
负责人: 孙育华 创建年份: 2011 年 来自: 宝山区
早在2011年4月13日,社区老年人计算机培训班便以正式开课,首期班老人们兴致勃勃的到东方信息苑高境苑接受电脑基础知识的培训。电脑主要的组成部分、各部分的功能;主机上按钮、插口的作用;如何开关机;如何复制、剪切、删除文件…细致详尽的讲解、生动形象的比喻,让在座的老人们较快的接受了所学的知识。老同志们老有所为、终身学习的先进理念,勉励他们克服困难、认真学习,攻克电脑初步使用难关。很多学员尽管已白发苍苍,但学习态度认真、学习兴趣浓厚,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

一、学习班的优势
网络学习社区是功能性的没有地域的限制,其成员可以是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的能够连接Internet的个体学习者。如果有必要,网络学习社区也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可以全天24小时对社区成员开放。 而本团队就充分利用了离社区活动中心近,开展活动便捷,开创了优先条件,以电脑学习班为特色组成了一支创新的学习型团队。

二、成员的组成 
从2011年最初5名学员逐年增加,到2012年上半年学员有20余人。其中,由于身体原因及家庭情况离队4名,到2013年上半年队员已增加的26名。队员们参加各类电脑学习培训班,上课不无故缺席,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加各期培训班沙龙活动。

三、多样性
在电脑学习社区中都存在着多样性,这些多样性都能够丰富和充实学员们,但多样性在学习社区中扮演着一个更广泛的角色。在社区中,积极性的获得必须依靠其它途径。多样性和对共同感兴趣的主题的多重展望所创造的有吸引力的品性可能是一个巨大的激励源。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学员们在QQ上聊天、在老小孩网站上写博客,把自己学习电脑、参加社区活动、同学聚会的照片发送到网上,让更多的人分享他们的精彩老年生活。
四、自我管理:
本小区是典型的老小区,流动性也很大,而社区成员较多,相对而言管理方式是这样的,让每一个社区成员都参与一定程度的管理,网络学习社区就无需为此再额外增加新的管理者。
每年发展新队员,在新老交替的工作上我们需要不断的补充新队员,输入新鲜血液,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20%,带动社区居民一起参加电脑学习。

成员: 15 个成果展示: 27 篇
负责人: 施肖彬 创建年份: 2015 年 来自: 宝山区
    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今年开始大场镇整合社会文化资源,与“中华文化艺术交流联合会”合作创办了“大场镇非物质文化传习所”,该所是上海首家街镇级文化中心常设的传习基地,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习中华艺术瑰宝。
    大场传习所除了继承和发扬本镇的“江南丝竹民乐”这一特色文化之外,今年还开设了:易拉罐画、棕编艺术、江南面塑、中国结艺、灯彩艺术、上海绒绣、手绘脸谱、龙凤字画8个项目,更加全面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习中华艺术瑰宝。传习所特邀的志愿者马良、李雄刚等13位老师都是来自中华文化艺术交流联合会的特艺师,他们都是该文化领域的专业艺师,从事传统文化课程培训多年并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成就。他们还参与过国内外有名的大型展演活动,创作和成绩得到了业内人士及社区居民很高的评价。这一支具有高水平、高能力的志愿者老师也将曾为传习所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传习所所涵盖的内容包括:一、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二、表演艺术;三、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五、传统手工艺。  
成员: 3 个成果展示: 2 篇
负责人: 葛梅娟 创建年份: 2015 年 来自: 宝山区
“茶文化”社团成立的主要目的,通过学习型的方式,让学员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茶文化”社团成立于2013年5月,现有学员36人,男性16人,女性20人,平均年龄61岁。经过团队全体成员的努力,2013年被评选为“宝山区居民学习点标准点”;2014年被评选为“宝山区居民学习点示范点”;于同年10月,在民间社团创建学习型团队评选活动中,获得了“宝山区优秀学习型团队”的称号。更令人值得骄傲的是,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殷一璀、市长艾宝俊、时光辉等多位领导莅临参观指导,对“茶文化”社团目前的建设给予了十分地肯定。
 “茶文化”社团的活动基地位于馨佳园九街坊的心连心茶室。室内顶上吊有中国特色的方形灯具,窗上悬挂着一道道落地的竹帘,藤制桌椅有序而整齐地摆放着,中央小型舞台上放有音响、60寸电视机等。浓浓的文化氛围、古色古香的装潢装饰、加上爱好茶文化的队员们成为了小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每周二上午9点至11点是“茶文化”社团的活动时间。队长翟顺顺除了让队员们学习到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知识,还经常穿插一些人文热点、国内外的实事讨论。自“茶文化”社团成立之初,就已拟定了相关管理制度,如:《队员管理制度》、《队员奖励制度》等,落实了项目责任人,并严格按照此制度实施进行,经过两年的实践,先后召开多次团队会议,对管理制度进行了补充并修改,使这些制度更加完善,更加贴近教学生活。
综上所述,汇报了本社团目前的基本情况、申报基础、特色优势等方面,请大家踊跃参加哦!
成员: 4 个成果展示: 0 篇
负责人: 叶谦 创建年份: 2009 年 来自: 宝山区
顾村镇顾村诗社
    “顾村诗社”成立于2009年,现有30名成员均为活跃于顾村镇社区与农村的诗歌爱好者,因具备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故呈现出作品风格多样,创作手法各异的亮点,从而为团队的内涵积累、外延开拓以及多元发展带来了创新的活力。
 诗社致力挖掘“诗乡顾村”的诗歌历史渊源与地域文化根基,贯彻“从生活感悟意境,让诗歌浪漫生活”的创作口号,实行“请进来”、“门内谈”和“走出去”等不同活动形式的自主管理,成功尝试以跨界互动催化理念更新,以规模活动孵化品牌连锁,以团队交流融化风格多元,以乡土情结净化田园坚守。定期编撰《诗乡顾村》杂志、参与《诗乡和韵》系列诗选出版和《美丽顾村》社区报副刊组稿,并协办“诗乡顾村文化广场”网页和上海市《顾村杯》民间赛诗会大型活动,这一切不仅为诗社成员的学习成果提供足够的展示平台,甚至也成为沪上乃至国内民间诗歌爱好者关注的交流平台。
 诗社目前已成为有规模性、有支撑点、有品牌化、有影响力的上海市优秀学习型团队,2013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学习型团队”和“宝山区民间社团自主发展基地”。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与广大民间诗歌爱好者诗兴邀约,风华品韵,陶然切磋,浪漫追梦!
成员: 4 个成果展示: 3 篇
top